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这个地方不仅承载着奥运历史的记忆,更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大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好玩吗?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公园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约1.06平方公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地。公园以“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为核心,将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成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城市绿肺。
二、公园亮点
1. 鸟巢、水立方 —— 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绝对是公园的亮点。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现在也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广阔的草坪,是游客们散步、休闲、野餐的好去处。
3. 奥林匹克雕塑园 —— 这里展示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是艺术爱好者们的天堂。
4. 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广场 —— 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三、游玩攻略
1. 交通 —— 奥林匹克公园交通便利,地铁8号线、15号线均有站点,自驾游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多条路线到达。
2. 开放时间 —— 奥林匹克公园全天开放,鸟巢、水立方等场馆开放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提前查询。
3. 门票 —— 奥林匹克公园免费开放,但鸟巢、水立方等场馆需要购票参观。
4. 游玩项目 —— 奥林匹克公园内有很多游玩项目,如:滑翔伞、攀岩、跑步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四、美食推荐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有很多美食,以下是一些推荐:
| 名称 | 推荐 |
|---|---|
| 1.韭菜盒子 | 这可是北京特色小吃,外酥里嫩,口感鲜美。 |
| 2.炸酱面 | 炸酱面是北京的传统美食,酱香浓郁,面条劲道。 |
| 3.羊蝎子火锅 | 羊蝎子火锅选用优质羊蝎子,肉质鲜嫩,汤汁鲜美。 |
| 4.豆汁儿 | 豆汁儿是北京的传统饮品,口感独特,值得一试。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奥运历史的厚重,也可以享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快来这里,畅游奥运遗产,体验城市绿肺吧!
温馨提示:
1. 游玩时请注意防晒、补水。
2. 带上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3. 尊重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卫生。
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里绝对是您休闲、度假、游玩的好去处!
奥林匹克公园一日游攻略:鸟巢和水立方-中国科技馆-奥林匹克塔。
1、鸟巢和水立方
鸟巢和水立方最美的是夜景,当景观灯光全部打开时,极富个性的建筑造型配上五彩斑斓的灯光,美轮美奂。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吗?
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冬奥会上,开闭幕式也将会在这里举行。届时,鸟巢也将成为一个既承担过夏季奥运会开闭幕式又承担过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
2、中国科技馆
中国科技馆是带孩子长知识的最佳场所,玩中学,学中玩,堪称是寓教于乐的最佳场所。
中国科技馆可以说是中国科普的最高殿堂。主场馆无论是大朋友和小朋友都会被吸引,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儿童乐园也是趣味性十足,又不乏知识性。
3、奥林匹克塔
登上奥林匹克塔,可以俯瞰京城。奥林匹克塔是国际奥委会授权的世界上永久设置奥运五环标志的最高建筑,2016年6月12日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奥林匹克塔。塔内常设“奥运文化展”,并拥有北京市内面积最大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和北辰西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千米,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居住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1。2008年奥运会比赛期间,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等10个奥运会竞赛场馆。此外,还包括奥运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奥林匹克接待中心、奥运村(残奥村)等在内的7个非竞赛场馆1,是包含体育赛事、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中轴线东侧,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平方米。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后这里会成为文化体育、健身购物、餐饮娱乐、旅游展览等综合性的大型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中轴线西侧,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游泳馆。
水立方是唯一一个超过万人游泳场馆,认捐金额达到了9.6亿元人民币。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是集游泳、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水上乐园。国家体育馆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要比赛场馆之一,它的外形酷似一把展开的折扇,与“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馆)比邻而居,组成极具特色的建筑群落。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南部,东临中轴线广场,南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西临数字北京大厦,北临国家会议中心。总占地面积6.87公顷,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馆内体积51万立方米,最多可容纳观众约2万人,是中国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
主馆区比赛场地为30000平方米,与主馆连为一体的热身馆与主比赛场地大小相同。体育馆三层为贵宾包厢层,共有面积从几十至上百平方米的大、中、小包厢19间,并配套有餐厅、专用电梯等多种设施。
国家体育馆工程为金属屋面,外墙装饰为玻璃幕墙,是目前国内设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联合设计,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有中国特色的场馆。
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国家体育馆是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7处独具中国特色的庭院完美演绎了“开放的紫禁城”。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自南向北分别御道宫门、古木花厅、礼乐重门、穿越瀛洲、合院谐趣、水印长天。7处庭院以中国元素为亮点,充分展示出中国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传承。
1号院:御道宫门
御道宫门是下沉花园的南侧入口空间,宽18米的御道台阶引导人们进入下沉9米的广场,正对大台阶入口设计了午门意象的宫门,顶部飞檐结构表达了传统建筑的意象,从大台阶到宫门之间是36米见方的方形广场,古朴庄重;这是一个多功能的露天空间,它是集散空间,也是表演舞台,它以宫门为背景,在宫门洞口两侧装有电动高清LED显示屏,可播放18米宽5米高的巨幅画面,具有露天剧场的完整功能,广场东南侧是树阵、跌水、喷泉组成的休闲空间,长50米高6米的迭水墙面构成涨潮退潮的效果。
2号院:古木花亭
古木花亭是一组北京居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保持了传统四合院的基本空间格局,表现四合院传统瓦屋面以及支撑屋面的做法体系,将传统的封闭空间开放为敞开的外部空间,加入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新的表达语言。
3号院:礼乐重门
礼乐重门院子东侧是龙形水系下面的地下商业,西侧是地铁奥运支线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北两端与前后院子相通,是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这里有红墙,有红色钢构支起的上百面“响鼓”。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鼓灯结合为奥运搭起喜庆的红门。这里还在甬路旁立起一排“铜萧”,管上有空,风过可鸣,管下有灯,引导路人。这里还搭建了钟楼,是在钢架上挂满礼乐的钟磐铃,随风摇摆,清音可绕。此外,窗前还拉起了细索,如琴弦般可以拨动,弦下的发生器便会送出美妙的音符,通过人为的敲击和流动的风,钟和着磐鸣、鼓随着箫吟。
4、5号院:穿越瀛洲
4、5号院以及大屯路人行隧道是南北花园之间的联系空间,4号院的地铁出入口和大屯路交通枢纽,产生大量的人员集散,因此穿越性构成了空间的主题。这个穿越性的交通空间与绿色休闲空间结合,表现了对瀛洲仙境的向往。
6号院:合-四合院
6号院合院谐趣-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居住建筑类型,遍及乡村与城市。四合院的初衷便是将历史与文化因素融入建筑之创作。
7号院:水印长天
下沉广场7号院位于下沉花园最北端,整体空间规划体现繁荣景象寓意国泰民安。
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由北京新奥集团经营管理,规划为商业开发。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邻北五环路,东邻北辰西路,西临白庙村路,南侧为射箭场。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6.68公顷;总建筑面积26514平方米,共设置10片比赛场地。其中,中心赛场作为决赛场地,可容纳观众1万人,1号赛场可容纳观众4000人,2号赛场可容纳观众2000人,2号平台有7块预赛场地,每块场地可容纳观众200人,总坐席数为17400个。另有练习场6块。
1990年亚运会结束后,很快北京就开始准备申办2000年奥运会。1992年提交的申办报告中,提出以扩建已有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主体育中心,在奥体中心南部预留地建设一个新的10万人体育场,向北扩建奥运村;在西部五棵松建设“21世纪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体育馆和网球场。当时各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北京仅需新建7个场馆即可满足要求。
然而,北京以一票之差负于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时隔5年之后,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次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同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规划工作协调小组”,对奥运场馆和奥运中心区的布局进行研究。中心区的选址总共经过四个阶段的选址工作,第一阶段共有15个方案,到第三阶段提出奥体中心、定福庄、垡头和亦庄4个方向,到第四阶段选择了奥体中心和东南部亦庄两个方向,细化为5个方案。最终,为了在申办过程中给评委以最佳印象,市政府决定放弃与京津冀一体化方向相适应的东南方向,选择因亚运会而建设得比较成熟的城市北部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区,把奥体中心向北拓展,利用中轴线北延线上原来规划的行政中心预留地改为奥林匹克公园。
这一片预留地原来是大屯乡和洼里乡的范围。洼里因地势低洼得名;而大屯因为宋、辽古战场宋军屯粮之处得名。此地原为农田,1960年代被规划为科学城,建设了917大楼,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几家研究所在此办公。由于此地为规划预留用地,北京没有在此进行任何建设,因而成为流动人口聚居的区域,甚至一度为废纸交易的市场。选址工作结束之后,市政府立即展开了奥林匹克中心区规划方案的征集工作。2000年3月初,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奥运中心区规划方案举行了国际竞赛,7月份经专家评审,评选出12个入围方案。随后,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之后,形成了申办方案。
申办方案规划范围包括原奥体中心、中华民族园、中心区、民族大道、洼里森林公园,占地1215公顷。在中心区新建体育场、游泳中心、体育馆、网球中心、曲棍球场、射箭场,并利用新建展览中心的展厅作为比赛场馆和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包括已有场馆在内,共设置14个场馆,可举办15个项目的比赛。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中心分布在中轴线东侧,以裙房相连接;展览中心位于轴线西侧,与东侧体育建筑呈对称布局,中间中轴线上设置一个长800米宽400米的广场,北端设置一个双子塔,塔高500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作为写字楼、酒店等功能,模仿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门前方尖碑的造型,意图引进西方建筑风格,但它遭到了批评,被认为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特征。西北角设置奥运村,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置3个餐厅,包含36万平方米的运动员公寓。在北部设置森林公园。申办成功之后,考虑到安全、资金、可行性等因素,500米双子塔方案被放弃。随后,在北京奥组委的授权下,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02年3月又一次进行了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的征集,并在7月16日至29日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展览。最终获得一等奖的是美国佐佐木建筑师事务所和中国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联合设计方案,成为了奥林匹克公园最终设计的蓝本。这一方案中,设计者提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纪念大道”的概念,这条大道沿着中轴线向北延伸,从南至北依次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宋朝、汉朝、周朝、夏朝、三皇五帝五个纪念广场,其中最后两个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轴线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中,寓意中国古代文明发端于自然之中;森林公园位于五环北侧的部分以山林为主,寓意昆仑山脉;南侧部分以水系为主,寓意东海,中央设置一岛,寓意蓬莱仙岛。森林公园的湖泊作为“龙头”,引起整个奥林匹克公园之中的龙形水系,把自然引入城市。
2003年11月又进行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征集,佐佐木建筑师事务所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方案胜出,首次将中轴线命名为“通向自然的轴线”。在这几个方案的基础上,设计者进行了深化,经过多方面讨论取消了“五千年纪念大道”的概念,把森林公园主山移到五环以南,同时减小水面面积以压缩投资。奥林匹克公园的第一项工程——辛店路于2003年6月7日开工;同年12月24日,鸟巢和水立方开工建设;地铁奥运支线2005年5月开工;森林公园同年6月30日开工。在2008年,这些工程纷纷竣工。水立方在1月28日竣工;鸟巢在6月28日的正式竣工则标志着奥林匹克公园和比赛场馆的建设全部完成;奥运支线则于7月19日通车试运营。
随后,奥运会2008年8月8日开幕到残奥会9月17日闭幕期间,奥林匹克公园作为主赛场举办了大量的比赛。残奥会闭幕后,奥林匹克公园对外封闭。9月28日至10月6日,奥林匹克公园免费开放(通过发放门票来控制人流),成为北京最热门景点;再次封闭2天之后对外免费免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