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才完工。避暑山庄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一、避暑山庄的地理位置与规模
地理位置: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中国北方,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与北京市相邻。这里地势险要,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古代帝王避暑度假的绝佳之地。
规模:
承德避暑山庄占地5.6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由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三部分组成。整个园林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二、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
宫殿区:
宫殿区是避暑山庄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这里共有宫殿、楼台、亭阁、殿堂等建筑近百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正宫”和“东宫”。
* 正宫: 正宫位于宫殿区的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正宫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 东宫: 东宫位于正宫东侧,是皇帝的行宫。东宫的建筑风格与正宫相似,但规模较小。
湖泊区:
湖泊区位于宫殿区的北面,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这里湖泊众多,风景如画。其中最著名的湖泊是“昆明湖”和“太液池”。
* 昆明湖: 昆明湖是避暑山庄最大的湖泊,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着绿树和亭台楼阁。
* 太液池: 太液池是避暑山庄第二大湖泊,占地面积约0.3平方公里。湖水波光粼粼,景色宜人。
平原区:
平原区位于湖泊区的南侧,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绿树成荫,是避暑山庄的游览区。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有“金山寺”、“万壑松风”等。
三、避暑山庄的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帝王在北方的重要行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缩影。
艺术价值:
避暑山庄的建筑、园林、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科学价值:
避暑山庄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设计合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理论的代表作。
四、避暑山庄的游览建议
游览路线:
1. 从正门进入,先游览宫殿区,了解清朝帝王的生活起居。
2. 前往湖泊区,欣赏昆明湖、太液池等美景。
3. 游览平原区,观赏金山寺、万壑松风等景点。
游览时间:
建议游览时间为2-3天,这样可以充分领略避暑山庄的美丽风光。
注意事项:
1. 避暑山庄面积较大,游览时请穿着舒适的鞋子。
2. 避暑山庄内部分景点需要购票,请提前做好准备。
3. 游览时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瑰宝,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游览避暑山庄,不仅可以领略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还能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变迁。相信这次避暑山庄之行,一定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
| 景点名称 | 位置 | 简介 |
|---|---|---|
| 正宫 | 宫殿区中心 | 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
| 昆明湖 | 湖泊区 | 避暑山庄最大的湖泊 |
| 金山寺 | 平原区 | 避暑山庄著名的景点之一 |
| 万壑松风 | 平原区 | 避暑山庄著名的景点之一 |
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承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并称全国四大名园。旧版电视剧《还珠格格》第一、二、三部,均在承德避暑山庄取景拍摄,山庄里的烟雨楼就是“漱芳斋”。2011年跻身“中国旅游百强景区”榜单,名列第61位。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扩展资料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
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的最高处海拔510米,与湖区、平原区海拔相差180米。
避暑山庄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